由博能華學術聯盟(BAA)主辦的棘突間融合技術云端研討會于10月22日順利舉辦,本次會議以線上方式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形式新穎、名家云集、內容豐富的創新學術盛宴。會議圍繞腰椎病變階梯治療方案為眾多醫師構筑了絕佳學習平臺,與專家在線進行深度交流心得和體會,吸引了國內外的脊柱微創愛好者們共同關注!
本次會議邀請到北京友誼醫院唐海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群教授、德國專家Dr. Marcus Eif、北京友誼醫院陳浩教授、北京友誼醫院賈璞教授、北京市隆福醫院閆志剛教授和遼寧興城市人民醫院王恩才教授進行學術分享。
會議開場率先分享了一例BACFUSE手術錄播,為大家展示棘突間融合技術的手術操作方法。
隨后由唐海教授介紹參會嘉賓,并針對腰椎手術階梯性治療中BACFUSE棘突融合器的應用做了精彩演講,著重介紹“脊柱內牽引技術”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應用,并提綱挈領,對BACFUSE的其他應用方法做出了分析,為其他專家的演講做出了鋪墊。

楊群教授在演講中提到,BACFUSE是一個可以配合多種術式的通用型產品,并在演講中著重展示了在配合OLIF術式中BACFUSE的一系列優勢。

德國專家Marcus Eif將會議主題進行了擴展,介紹了各類型的棘突間產品,并分析各產品的優劣性,并對“脊柱內牽引技術”進行了重點介紹。

之后,國內外專家在中場討論環節,針對廣大網友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

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高齡患者在臨床工作中越來越多,賈璞教授分享了他在使用BACFUSE治療高齡骨質疏松患者時的經驗,為高齡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來椎間孔鏡技術得到蓬勃發展,并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接受,閆志剛教授分享了他在使用BACFUSE配合椎間孔鏡手術中的經驗,用數據說話,兩種微創技術強強聯合,大大降低了手術的復發率。

王恩才教授分享了近些年、百余例使用BACFUSE治療椎間盤突出、椎體滑脫、椎管狹窄、椎體失穩等病例的經驗,并進一步肯定了“棘突間融合內牽引技術”對他臨床工作的幫助。

陳浩教授著重介紹了BACFUSE在Topping-off術式中的臨床應用,并分享了多例長期隨訪病例,進一步拓寬了BACFUSE的應用范圍。

“階梯治療新思路,小小棘突大作用”,最后,唐海教授針對本次云端研討會做了精彩總結,他認為BACFUSE棘突融合器可以說是腰椎手術中的“多面手”,既可以作為“內牽引”單獨使用,又可以配合精準減壓、椎間孔鏡、椎間融合、MED等多種術式使用,還對Topping-off等“疑難雜癥”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說在階梯治療的多個層次均可以發揮極大的作用。



博能華學術聯盟是一個致力于加強東西方骨科醫生聯系的組織.我們將會努力地通過一系列高品質且多元化的教育培訓活動,為中國骨科界的專業醫療人員更加了解當今最新醫療技術、方法及產品并改進臨床效果提供支持,從而加速其職業發展.聯盟以凝聚國內外知名骨科專家和相關專業人士學識精華作為依托,在北美、歐洲及亞洲設有數十家合作醫療機構,為廣大醫生提供國內進修培訓、海外進修培訓、多元化國際學術交流以及職業發展的機會和資源.